杠杆股票申请开户

你的位置:沈阳安全炒股平台_杠杆炒股开户申请_杠杆股票申请开户 > 杠杆股票申请开户 > 配资365 您有一本“鉴定宝典”待领取丨鉴定站专家手把手教你识印章

配资365 您有一本“鉴定宝典”待领取丨鉴定站专家手把手教你识印章

发布日期:2024-12-24 22:01    点击次数:165

配资365 您有一本“鉴定宝典”待领取丨鉴定站专家手把手教你识印章

编者按:近年来,社会上文玩收藏热度不断提升,造假手段层出不穷。在鱼目混珠的文物市场中,人们如果缺乏相应的收藏知识,或是购买渠道不正规,买入赝品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。因此配资365,无论是专业藏家还是“老物件”爱好者,学习鉴定知识都必不可少。

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定期推出“鉴定宝典”文物鉴定科普小知识,以专业鉴定人员的角度,通过真实的案例,普及文物鉴定知识,教大家快速识破造假手段,防止藏家利益受损,为文博、收藏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,在引导民间合法合规收藏的同时,也将文化惠民落到实处。

在同一件器物上,如果呈现出差距较大的、不同时代的特征,就极有可能是现代仿品,这是文物鉴定工作中的一个常用思路。形制与印文的制度内涵不能统一,也是伪印的一般特点。

因此,掌握印章各要素的演变规律,熟悉不同时期印章的时代特征,对古代印章鉴定来说非常必要。我们不妨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观察印章的制作规律。

材 质

与常见的玉器、钱币、陶瓷等品类不同,古代印章的材质非常丰富,几乎囊括了玉、金、银、铜、琉璃、木、玛瑙、陶瓷、石头、铅等各种材料。在鉴定过程中,专家们往往需要结合这些材质及制作工艺的辨伪知识进行判断。

以铜印为例,元明石印在艺术印章领域崭露头角之前,铜因方便制作与保存,一直是最主要的制印材质。

有些现代仿制的铜印,外在形态为汉魏风格,实物竟是由黄铜所制。殊不知,黄铜制品要到宋朝以后才逐渐流行,黄铜制印则出现得更晚,还有一些仿古印章甚至是用铜和其他合金铸造,时代特征更为矛盾。

又如玉质印章,因为条件的局限性,造假者经常使用品质低劣的玉器仿制高等级官员甚至帝后官印,或是通过染色等手段仿制“印石之王”田黄印章。

实际上,官印是古代各级官吏行使权力的凭证,制作和使用都非常慎重,对材质的使用自然也有相应的要求,不同材质的背后是等级、地位的差异。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不同材质的辨伪方法,就能够非常迅速地对印章的真伪进行初步的判断。

汉代制定了严格的用印制度,此后历朝历代,都以此为基本遵循。汉制中低级军官、县令印章通常为铜质、鼻钮,而仿品常见玉质、兽钮,这种类似于僭越的行为,自然是作假行为。

汉代制定了严格的用印制度。

到了宋朝,皇帝宝玺为金、玉质。而图中这枚印章竟为瓷质。瓷印在宋代虽已有使用,但通常作为普通文人、士大夫阶级的私人印章使用,这枚瓷质印章显然不符合印文所体现的身份等级。

“内府图书之印”是宋徽宗“宣和七玺”之一。
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

1.抵押物业A将于2024年11月21日前空置,而抵押物业B将于2025年1月31日前空置。

钮式是构成古代官印诸形制中的最核心要素。钮式是否符合当时的制度,也是鉴定专家断代和辨伪的重要因素。古代玺印常见的钮式有鼻钮、瓦钮、坛钮、覆斗钮、螭虎钮、龙钮、龟钮、驼钮、蛇钮、橛钮等。

比如,龟钮是在西汉文景时期开始出现的,如果遇到战国时期的龟钮印章,心里就要打一个问号。而橛钮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,在唐末五代时逐渐取代汉印体系的鼻钮,成为最常见的钮式之一。

宋元时橛钮为扁方形,到明朝时发展为椭圆柱体,到清朝则演变为圆柱形,而且钮把越来越高,其高度已达宋朝时的两倍。值得注意的是,印钮的使用也有严格的制度,违反制度的官印,几乎就能够判断为赝品。

唐-五代扁方形橛钮印章。

明椭圆形橛钮“秃都河卫指挥使司印”。

印 文

对于印文,我们不妨从这些方面来观察。

1.字体风格:

常言道“好马配好鞍”,官印由铸印局统一制作,珍贵的印材一般会配合高水平的工艺,因此,印文艺术水平的高低,也是鉴定专家们进行判断的参考因素。

官印一直以小篆系统为主,不过在不同时期,字体也会有所变化,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。以下四方印分别为秦“左中将马”、西汉初“代马丞印”、东汉“下邳中尉司马”、十六国“陇城护军司马”,几枚印章均属于汉魏印章体系,且印文中也都有“马”字,这四个“马”字便发生了细微变化。

图源:《古玺印与古玺印鉴定》。

总体而言,与秦篆灵巧、圆润相比,汉篆更为平正方直、浑厚饱满,十六国时期政局动荡,印章制作更为草率、简陋,印文也就更加随意。

2.布局、装饰与工艺:

最早印章用于压印封泥,为了使印泥更为清晰,秦汉以来印章多为阴文。然而,随着丝绢、纸张等印章载体(盖印材料)的改变,印章功能由“印于泥”转变为“钤于纸”,以隋唐为界,开启了朱文时代,印章也由此转变为以阳文为主。

“商三玺”中有一枚印面以“田”字界格分割,战国时短暂使用竖格,至秦消失,而秦至汉初印玺则均有界格,通官印“田”字格,半通官印“日”字格,汉高祖后,界格消失(如图中东汉初与西汉的差别)。此外,朱文时代印面均有边栏,宋朝以后边栏逐渐加宽,到清朝时有的边栏甚至可达1厘米宽。

如下图所示,印文虽显示为汉代六枚“传国玉玺”之一的“皇帝之玺”,但无论是没有界格的做法、较粗的边栏,还是字体风格,都更像是仿明清的印文风格。西汉时铜印多为铸造而成,东汉以后,中低级官印常用冲凿的方式制成,仿制者则一般使用翻砂铸造手法,工艺不同,也就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效果。

仿制印章。

3.文字内容:

印文中提及的人名、官名以及印名均有相应的时代特征,也是鉴定专家们判断的依据。

以印名为例,汉印已有玺、章、印的区别。隋唐在印章名称上,废止了前朝“章”字的使用,中高级官署及官吏用印称“印”或“之印”,低级官署或官吏官印则称作“记”,并为宋朝以后为各朝使用。

将“玺”改做“宝”的做法也深刻影响了后世,直到清二十五宝中的“钦文之玺”,才又重新使用了“玺”的称呼。《大清会典》曾有记载:“凡印之别有五,一曰宝,二曰印,三曰关防,四曰图记,五曰条记。”

尺 寸

汉印为便于随身携带,不仅设有穿孔,印章本身尺寸也较小,制式为“方寸之印”,边长均在2.2—2.3厘米甚至更小。西汉南越国二代王赵眜的“文帝行玺”边长3—3.1cm,是我国目前考古发掘所见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。

印章开始用于钤印在丝绢纸张后,尺寸也随之增大。与此同时,隋唐时官署印大量出现,与官名印并行,印章不再像汉印一般,需要随身携带,因此唐宋印章尺寸变大,基本在5—6厘米见方。

《元典章》曾有记载,正一品印为三寸,也就是在9.6厘米左右。

印章尺寸。

乾隆二十五宝中的一枚尺寸达到19.6cm。随着朝代更迭,印章基本呈现逐渐变大的趋势。即使在同一时期,因为官品等级的差异,印章尺寸也会有所不同。

鉴定专家建议读者多逛博物馆,从而掌握更多的印章知识。藏家除了关心印章的真伪问题,还应关注交易渠道,谨防“套路拍”的诈骗陷阱。就“套路拍”的诈骗伎俩,广东省文物鉴定站曾经制作动漫小视频进行介绍,欢迎大家关注↓↓↓

古董拍卖“水很深”?三分钟教你识破“套路拍”

采写:南方+记者 戴雪晴 通讯员 谭琦

图片:广东省文物鉴定站提供配资365